3月8日中午,我们通过电视都看到了,外交部部长王毅回答记者提问:“外长,对近来‘精日'分子不断挑衅民族底线的行为,您怎么看?”听清问题后,外长严肃地手一挥,怒斥部分 “精日”分子的行径:“中国人的败类!”,这是王毅部长结束22个问题的回答起身离开现场时,回答追加的最后一个问题,也是王部长用时最短,用词最少的回答,然而它却是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最精彩的,更是引发网友共鸣的回答。
有网友表示:“王毅外长将"精日"分子定义为"中国人的败类",既解气,又提气。"精日"分子毫无中华民族大义,一再往国家民族伤口上撒盐,单纯的道德谴责已无济于事,应设立明确的法律红线,让触碰者受惩罚,让存心不良者受忌惮!”还有网友说:“是该用重锤好好敲打一下这些‘精日’不然这帮人就太猖狂了!”更有网友表示:“‘精日’明显就是社会毒瘤,如不动刀子必将损害社会肌体。”
随后,就有份由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贺云翱将提案以及有张凯丽、郑晓龙、张光北、冯远征、成龙、吕章申、范迪安、吕逸涛等来自各领域的文艺界知名人士联合签名的“《制定保护国格与民族尊严专门法》上呈到提案组,提案明确指出:国家对于侮辱国旗、国徽及歪曲国歌这些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格的行为可以根据现有法律进行制裁,但是"对于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格、侵犯中华民族尊严的其它犯罪行为,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身份宣扬日本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武士道精神的相关行为方式,或者公开侮辱民族英雄、革命先烈等,包括以文字、图片、语言、说唱、照片、影视、肢体语言等各种方式和手段,应当如何立法予以惩治?目前看还缺少确切而充分的法律根据。"
提案建议,将严重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格、侵犯中华民族尊严、侮辱民族英雄、革命先烈,或宣扬日本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及日本武士道精神的行为纳入刑法处罚的范畴。贺云翱表示,如此构成一个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格、中华民族尊严的严格法律保护体系,以便有效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格、中华民族的尊严,更为有效地打击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格、侵犯中华民族尊严的违法犯罪行为。
也许"精日"出现在网络时间不长,但是“精神日本人”却由来已久,这伙人除了恶作剧,最可恨就是帮助日本右翼分子洗白侵华战争,二战,洗白慰安妇,洗白南京大屠杀 ,洗白731部队。并且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战民族底线,拿民族伤痕开玩笑,引发社会各界的强烈愤慨。有媒体评论说:有人将其解释为指在现实中受国籍和移民政策影响不能做到,但精神上觉得自己是日本国的公民,是一种在思想价值观上的“升华”和生活态度发生蜕变,并视自己为日本人的人群。比较明显的特征是这些人中有些极端者崇拜日本而仇恨自我民族,以自己是中国人为耻。
几年前,就有院校学生穿着日本军服摆拍,有的居然还选择在抗日烈士目前摆拍,去年8月,四名男子身着二战日军军装,在著名抗日遗址上海四行仓库合影;前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夕,两名青年在大屠杀发生地扮日本武士拍照。2015年成都漫展上,几名“精日”军服迷身着旧日军军服入场。2017年8月发生的“精日”军服迷在上海四行仓库门前合影事件。今年年2月20日,两名男子在南京抗日碉堡遗址前身穿仿制二战日本军服摆拍。保定市地道战遗址景区内,到处有穿着国民党和伪军军服、在“青天白日”旗前摆剪刀手照相的男男女女。更有甚者是3月4日,一男子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拍摄视频,言辞激烈,侮辱他人,还称自己要开直播、求打赏。还发布“南京杀三十万太少”等言论。
我们都清楚,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民的血泪史。怎么能够这样随意地践踏这种感情?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可偏偏有那么一些“精日”分子数典忘祖。八年抗战,中国人民付出了沉痛代价,铭记历史,本该是我们国人自觉。而且正确的历史观与国家的兴衰存亡息息相关。
王毅部长怒斥“精日”是“中国人的败类”没有错。但笔者以为,更深含义是:告诉当下的我们选择以什么眼光打量历史、用何种方法解读历史,不仅关乎昨天、今天,更影响到明天。因此对那些不断伤害中国人民情感“精日”分子,不能仅仅停留在道德谴责!不然社会形态就会扭曲!(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