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传奇般的一生,永远不会被忘记!
2018-03-15 09:28:48
  • 0
  • 0
  • 0
  • 0

    

霍金传奇般的一生,永远不会被忘记!

     昨天,听到“著名物理学家史蒂文森·霍金去世,享年76岁”或许我们会深感痛心,但笔者倒是有几分“庆幸”,理由很简单,我们不知道除了霍金,还有谁可以对抗病魔50年。“现在,霍金终于可以和病魔说“拜拜”了。

    可能是霍金有三次来中国的经历,“霍金”这个名字已经让我们不陌生,但是我们最先认识的是“身残志坚”的霍金,然后才认识“伟大科学家”的霍金,或许我们都还记得2006年6月19日霍金坐着轮椅在人民大会19日出现在人民大会堂“开讲”那一幕,现场情形是,几十台摄像机和照相机的镜头齐刷刷地对准了他,犹如在记录重大政治或外交仪式。因为现场有我们学校(北京工业大学)基础数学系研究生梁森峰先生与霍金直接交流,所以备受同学们的关注。

    当时自己由于不是物理系和数学系的学生,还与不少同学集体向校领导发难“为什么只有物理系和数学系的同学可以去现场,哪怕其他系就有一个或两个同学去我们也不会至于此。”为此学校启动阶梯教室用大屏幕直播了现场盛况。那天只能容纳600人的大教室,为了能有更多地同学看到。没有人坐着,急的学校安保一个劲的提醒“请同学们注意安全!”

霍金传奇般的一生,永远不会被忘记!


     当年的霍金64岁,被公认为“当今世界的爱因斯坦”。他这次来中国也是应好友、著名数学家丘成桐教授之邀,来北京参加2006年国际弦理论大会,并支撑着羸弱的身体,向中国科学界和公众作两场学术报告。

     昨天丘成桐教授还对记者说:霍金希望凡事亲力亲为,例如驾驶不想別人代劳,甚至到北京时遊长城,都希望自己上去,令人十分佩服。他又形容,霍金十分“讲义气”,对于朋友邀请出席学术活动“只要能来一点来”,对霍金离世感到惋惜。

  印象中,在人民大会堂“开讲”那一天,霍金教授以他招牌式的问候“你们听得见吗?”开始了45分钟的演讲,当时很多同学都质疑“这么长的时间,他的身体吃得消吗”,那一次也是我们很多人第一次听到霍金教授利用电脑控制的语音合成器发出的具有金属质感的声音。

 为了让公众更多了解霍金,当时有媒体就评论道:霍金在1965年获得博士学位前,被诊断患有肌肉萎缩症。过去几十年里,他一直依靠轮椅行动。两年前,他还能用三个手指控制鼠标输入他想表达的词句,但现在只能通过眨眼和眼光的移动同外界交流。传感器和红外线控制系统通过感知他的目光来形成特定的词句。

 当时我们通过大屏幕看到,霍金教授斜靠在轮椅上,像在安静地休息,不过讲述的话题,却是最吸引人的宇宙的起源和归宿。要知道“宇宙有无起点?宇宙是否永恒?”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中的智者。20世纪2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在威尔逊山上用100英寸的望远镜观测天象后,情形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哈勃发现,宇宙正在膨胀,星系之间的距离随时间流逝而增大。

 而霍金却言简意赅向我们传递“生命的起源”霍金说:“宇宙的开端,可能出现了许多‘小泡泡’,然后消失。‘泡泡’膨胀的同时,会伴随着微观尺度的坍缩。一些坍缩的‘泡泡’由于不能维持足够长的时间,来不及发展成星系和恒星,更不用说智慧生命了。但一些‘小泡泡’膨胀到一定尺度,就可以安全地逃离坍缩,继续以不断增大的速率膨胀,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他说:“我们已经观察到,宇宙的膨胀在长期变缓后,再次加速,现有的理论仍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个现象。宇宙学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学科。似乎只有霍金的演讲,让我们正接近回答古老的问题:我们为何在此?我们从何而来?”

  笔者还记得,1988年霍金的惊世之著《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在国内引发了不小“霍金热”,尤其是《时间简史》从研究黑洞出发,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解答了人类有史以来一直探索的问题:时间有没有开端?空间有没有边界?我们很多人正是通过这本书开始了解霍金教授。

  有资料显示,霍金21岁时不幸患病,身体严重变形,仅3根手指可以活动;43岁因肺炎做手术,又丧失语言能力。医生断言,他仅能活2年。但他却以乐观的心态对抗病魔逾50年!其实,霍金的理论我们听起来不太懂,甚至觉得不管是“宇宙论”,还是“黑洞”,这些名词对于我们来说都很遥远,可并不影响我们对他的崇拜,在大众眼中这些神秘的科学,却被一个已经瘫痪在轮椅上几十年的人研究发现。也许上帝为他关上了一扇门,又为他打开了另一扇门。就以霍金曾经三次来中国发表了他的最新科研成果,为中国宇宙科学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

    丘成桐教授在霍金在人民大会堂“开讲”后说:“请霍金教授来演讲是想让年轻人对基础科学研究产生兴趣。年轻人看不懂他的理论是很正常的,不过看总比不看好,看了一定会有收获的。”

    霍金来中国三次:

    1985年,霍金第一次来中国——(合肥开讲)

    据记载,1981年开始,中国科技大学就动手邀请霍金,但碰了钉子。中国科大历时四年,才get霍金。英国驻华大使馆一直婉拒邀请,理由是当时合肥是小地方,交通不便,而霍金教授是残疾人;霍金教授的饮食是特别制作的,需要从英国空运,合肥的中国科大如何保障?经过四年努力,霍金终于第一次公开亮相是在水上讲演厅。

    2002年,霍金第二次来中国——(杭州开讲):
 丘成桐先生2002在浙江大学建立了数学科学中心,并召开了“2002弦理论国际会议”。当年,霍金应邀在会议上发表了题为《M理论宇宙学》的学术报告。

霍金传奇般的一生,永远不会被忘记!

      2006年,霍金第三次来中国——(北京开讲):
    2006年,霍金第三次来到中国。他带来的仍然是自己关于宇宙学最新的研究。他在人民大会堂向北京的公众讲述《宇宙的起源》———一直以来他所研究的最大的问题。

     我们很多人,尽管对霍金学术报告里的数字世界一窍不通,可迷惘里,却有一分神秘、一分执著、一种崇敬,这种氛围,带领着人们去探究宇宙的力量,让人忍不住思索自己从哪里来,世界从哪里来的问题。问题或许空灵,但其间的精神足以荡涤凡人浓厚的烟火味,人间万事,刹那间望去有眼睛一亮的感觉。因为霍金,照耀的是整个世界和人的灵魂。这,正是科学最美丽的、最真实的一面。这就是霍金留给全人类的巨大财富, 而他“身残志坚”感人事迹更是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追逐梦想,奋力拼搏!

     霍金走了,但他的生命期远远超越了当年医生给他下的“死亡”判决,留下经典而不朽的理论和著作——奇点定理、黑洞、霍金辐射、《时间简史》、《大设计》、《果壳之宇宙》……这些让世人震惊的理论与著作都是霍金在患病后的成果。

     这些理论解释了困惑人类千年已久的问题:宇宙从何处来,它又向何处去,宇宙有一个开端么,如果有的话,在此之前发生了什么,时间的本质是什么?霍金尝试着把问题的答案告诉给更多的人,他先后用常人无法想像的方式撰写了科普著作《时间简史》、《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果壳之宇宙》《大设计》等书籍。其中,《时间简史》一书总销量超过2500 万册,堪称奇迹。而这些奇迹居然还是在他21被判处“死刑”后的50多年内创造的。这样的霍金怎么能不令人肃然起敬!(随意)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